□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张翔蔚
晨曦微露,朝霞浸染天际。在丰县润城护理养老院大厅外,87岁的李爷爷正在护理员的陪伴下缓缓打着太极,动作舒展而从容。不远处,几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正伴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戏曲声轻轻打着拍子,脸上洋溢着安详的笑意。这样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清晨场景,每天都在这里上演。
2024年10月18日,丰县首家综合性现代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——润城护理养老院正式开业。近一年来,这家依托丰县人民医院(国家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)优势医疗资源建立的养老机构,已经发展成为集“医、养、康、护、悦”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示范机构,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着老人们的幸福晚年。
智慧平台精准评估,个性化照护更有温度
步入润城护理养老院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以LED屏为前端的“智慧医养信息平台”。入住即可生成护理计划、每日诊疗数据有记录监测、各房间温湿度智能可控……养老院借助“智慧医养信息平台”构建的智能化管理成为老人在此康养的好帮手。
“智慧化手段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、更智能的医养服务。”丰县人民医院信息科负责人夏旭介绍,通过移动护理模块,护工能够快速访问老人健康档案及护理计划,完成护理、用药、翻身等服务内容,记录老人各项生命体征数据,提高工作效率。“依托大数据的汇总分析应用,我们形成可视化运营及康复护理分析报表,并借助平台优势和技术手段,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的合理分配,就是为了给老年人提供及时、便利、精准的医疗服务。”夏旭说。
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心是了解老人、关怀老人的第一站,也是照护服务精准启航的地方。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与完善,这个配备六个专业评估单元、数十种适老化评估工具的功能区,已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科学、成熟的服务支持体系。
评估师张倩云告诉记者,中心不仅在评估体系上持续优化,更建立了动态评估机制。“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能力往往处于变化之中,我们将定时评估与即时评估有机结合,确保每位老人的照护计划都能实时调整、精准匹配。”
她随手拿起一把经过改良的梳子向我们展示:“你看,这把梳子我们根据老人的实际使用反馈进一步优化。手柄加装防滑材料,梳背弧度也更贴合手掌——看似细微的调整,对老人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。”
定时评估与即时评估的有效结合,让老年人能力评估更为精准,为个性化照护提供了坚实基础。护理部主任袁艳梅介绍,他们为每位老人建立了专属健康档案与照护方案,并坚持每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更新。“无论是饮食起居、康复训练,还是用药管理和心理关怀,每一个环节都努力做到‘因人而异、因需而变’,我们真正希望的是让照护服务有精度,更有温度。”
从“安心”到“悦心”,人文关怀点亮精神生活
在润城护理养老院,服务理念正不断深化与升级。在养老院每层就餐区记者看到,老人们正围坐在经过适老化改造的木质餐桌旁享用午餐,满是温暖而宁静的氛围。护理人员穿梭其间,亲切询问老人的用餐感受,并记录反馈,以优化后续餐食安排。
“我们会对每位老人进行营养状况评估,并结合其身体状况、疾病需求等因素,进行食谱制定并每周更新。”养老院营养师李静说,每位老人的饮食偏好和营养需求都不尽相同,碳水、蛋白和油脂的比例需要动态调整,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餐既科学又贴心。她指着一份菜单告诉记者,针对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老人,他们会特别调整食材搭配和烹饪方式,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,同时保证菜品的口感与营养均衡。
医护人员不仅关注长者的身体健康与安全,更将情感陪伴与精神愉悦作为照护的核心。如今,他们的工作重点已经从让老人“安心”延伸至更为“悦心”,致力于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“幸福家园”。
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,院内开展了多项富有人文关怀的活动与服务,例如正月十五做花灯、端午非遗体验、“520”爱的合影等节庆联欢和心灵陪伴等项目,全方位激发老人的参与感与价值感。今年2月入住的尹先生和老伴儿,正是这一转变的典型受益者。
在5月20日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,医护人员特意为尹先生和老伴精心安排了一场温馨的拍摄。阿姨穿上珍藏的喜庆外套,爷爷也换上了唐装,两位老人在护理员的帮助下,细心整理了衣装和发丝。镜头前,他们手挽着手,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幸福的笑意。爷爷轻轻揽住老伴的肩膀,阿姨则依偎在他身旁,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。
拍摄过程中,老人们一边笑着一边回忆往昔,现场氛围温馨而感动。“好久没有这样正式地拍照了,谢谢你们这么用心。”尹先生感动地说。这张“爱的合影”不仅记录下他们相伴数十载的深情,更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、被珍惜的喜悦。
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,养老院在完善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,不断丰富文化娱乐活动,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和点赞。袁艳梅表示:“我们不仅要照顾老人的身体,更要滋养他们的心灵。让每位老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。”
专业医疗+康复训练,重塑高质量晚年生活
作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,医疗保障是润城的核心竞争力。养老院深度依托丰县人民医院优质护理资源,其中由医院骨干护士构成的“伤口造口护理专科小组”,专注于为入住老人提供专业的慢性创面处理服务。该小组针对糖尿病足、压疮等常见老年难愈创面,实施科学、细致的伤口护理,用专业和关爱守护每一位老人的健康。
“很多老人因长期卧床或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皮肤问题,专业清创和换药不仅能减轻他们的痛苦,更能有效避免感染、促进愈合。”专科小组负责人杨桂萍一边为87岁因糖尿病足困扰的尹先生轻柔地更换敷料,一边解释道。尹先生的儿子感慨:“之前每次换药都发愁,现在有专业小组负责,伤口明显好转,我们也放心多了。”
除了专科护理,养老院还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。位于二楼的“护理技能培训室”内,模拟人、AED训练器、急救器材一应俱全。这里每月组织两次面向护理员的应急培训,内容包括心肺复苏、海姆立克急救法、噎食处理等实用技能,并进行严格考核。
“上个月刚进行完噎食急救演练”,护理员小刘说,“之前遇到老人吃饭噎住,心里特别慌,现在经过反复培训和实操,真有情况也能冷静应对了。”
在康复治疗中心,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、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仪、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器等先进设备有序摆放。年逾古稀的王爷爷因脑梗后遗症导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,正在康复技师指导下进行上肢训练。“蒋主任每星期都来,康复师更是天天陪着他做训练,现在他的右手能慢慢抬起来了。”老伴李奶奶欣慰地说。
她口中的“蒋主任”,正是丰县人民医院康复科负责人蒋永化。作为养老院的“特聘”专家,他定期会来到养老院查房,评估老人康复进展,调整治疗方案,并安排专业康复技师操作仪器,为老人进行一对一训练。“我们不仅要让老人活得有质量,更要帮助他们找回功能、重拾尊严。”蒋永化说。
夕阳西下,养老院里的活动依然热闹。棋牌室内,老人们正在悠然博弈;书画室内,墨香四溢;花园中,三三两两的老人散步聊天……一幅幅温馨的画面,勾勒出幸福晚年的生动图景。
近一年的时光,丰县润城护理养老院用实践证明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,用爱心和专业守护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。从这里,我们看到了中国养老事业的希望和未来,也看到了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”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。